省散文学会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文学学会>省散文学会

曹志辉:回廊挂落里的西园北里

来源:湖南散文   时间 : 2019-03-06

 

分享到:

有阳光朗照的秋日午后,沿湘江中路前行,至湘春路口,便见一灰色牌坊,上书:“西园北里”。往里看,一条古色古香的小巷静静地藏于喧闹的城市中,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雕栏格窗,一切都是那样似曾熟悉与亲切,散发着静谧的书卷气息。

沿麻石铺就的小路,进入西园北里,慢慢前行,仿佛回到了时光的深处,又如恍惚间踏进了电影里的老弄堂。是的,在湘江北去的涛声里,在老长沙尘封的记忆中,这里曾上演过多少凄美动魂的故事。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写满了老长沙青黛色的记忆。

西园北里因唐朝宰相裴休在此修建西楼而得名。不像五一大道、湘江大道上那般高楼林立,西园北里的房子大多是二层左右的独栋,它们仿佛是时光深处的聆听者,沿袭着唐风宋韵的清雅,无疑成为被摩天大楼包裹之中的世外桃源。

明清时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龙家曾在此修建西园府弟。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等,都与西园主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或近或疏的儿女亲家。

民国时期,这里住的也都是达官贵人和名门望族,据说巷子两头设有栅栏,有专人守护,寻常老百姓不能随便进入,只能从这条老巷子流传出的故事中窥见一二。黄兴曾租住在西园附近,因谋划起义之事被泄露,被前来抓扑的差役碰了正着,情急之下,他谎称自己是黄兴的同学,黄兴已到明德学堂上课去了。这才在西园北里的少主人龙绂瑞的帮助下逃离了长沙。安抵上海后,黄兴发回了一封仅有一个“兴”字的电报。此后正式用上“黄兴”这个名字。而抗日名将张灵甫追求西园妙龄少女王玉龄的爱情故事,依然在西园北里流传......

西园北里的两翼,还有湖南两所中学,明德中学和周南中学,1905年宁乡籍的朱剑凡回到长沙,将自己位于泰安里的祖宅划出半边辟为校舍,创办了名为“周氏家塾”的私塾,民国时期,私塾更名为周南女子中学。画家徐悲鸿的母亲,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的母亲都毕业于名校周南女子中学。

历史的磨盘悠悠地转过了百余年,而今的周南中学和明德中学依旧是学子的乐园,于朗朗的读书声中,承继着湖湘文化的精髓。每到放学时节,穿着校服的学子浩浩荡荡地走出校门,这条街最热闹的时候便到来了。

“疏花对雨平栏静,芳草和烟古巷深。”小巷蜿蜒,每行百余米,便疑是步入尽头,然而又峰回路转,别有一番天地。景点纷繁,步入深处,不觉情迷其中。穿过外墙斑驳的左宗棠祠、李觉公馆……所行之处,皆翠竹环绕,白墙、黛瓦相得益彰,中间的百年麻石铺陈出悠悠古韵,蜿蜒曲折,仿佛沿着麻石路走过去,一不小心就成了穿越剧的主角。

湘江的涛声依旧,往事如云烟俱散。西园北里,只仿如静观世事的读书人,只一叠纸,一支笔,一盏茶而已。

是的,这是一条充满文化气息的老巷。有望得见的山水,可延续的历史记忆。它从历史的根脉突围而出,一路延伸到了现代文明的舞台。行走在这充满记忆的古巷,脑海里蓦然想起湘昆,想起长沙弹词。是的,这里适合老长沙弹词悠扬的曲调,适合湘绣女针尖上的情深。似乎一切与老长沙有关的记忆,不期然从想像中复苏,萦绕于脑海。

小巷的秋来得悄无声息。仿佛檐上已泛黄的草,街边滴翠的竹,窗台盛开的花,都有了楚楚禅味,只合了“清雅”二字。秋日的阳光照在古老的小巷,照在这些略些古老的建筑上,照在行人身上,细碎,温暖,有着一种恬静和闲适。阴影里的西园北里,更是散发出一种自有的神秘。不经意间抬头,好像身着长袍的读书人朝自己微笑示意。三两个老人,在院子里摇着扇,有一搭没一搭地用长沙话讲着小巷曲折绵长的故事。

这里亦有着一种宁静的慵懒,不必在时间的滴答声中忙于奔命,而萦绕在心头久久的烦恼也变得无足轻重。古戏台上安静如看客,恍惚间,却似乎看见水袖轻舞,上演一出典雅曼妙的湘昆。配得上这里的,是一袭婀娜多姿的湘绣旗袍,是一把团扇,一首隽永的小诗。

小巷如淙淙的溪流蜿蜒,这里的每一个幽深处都略带些文雅,不似都市里的喧嚣,耳畔的呢喃私语就足以弥补你空缺的梦境,古巷也在历经传奇中变得儒雅而稳重……

屋檐下的风铃声穿破岁月的窗帷,叮叮当当地响着,岁月悠然,不慌不慌地轻吟着悠远的旋律,而梧桐叶飘然而落,如一首脉胳清晰的朦胧诗。长长的街巷,人们带着温暖、愉悦的情愫串巷而过,留下长长的梦想与回味。是的,这里太适合发呆,忆旧,泡上一壶茶,在老院里歇会儿脚,然后再继续前行,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晨曦与朗月星辰。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