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课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文学课

周晓枫为湖南省第七期专题文学(散文)研讨班学员授课

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18-12-15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 陈欣)12月13日下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晓枫受邀在毛泽东文学院为湖南省第七期专题文学(散文)研讨班学员授课,她以“法无定法的散文”为题,为学员们讲授了一堂精彩的文学课。

 

  授课现场

  周晓枫是新散文运动的创作主将,也是张艺谋工作室文学策划,出版了散文集《斑纹》《收藏》《你的身体是个仙境》《聋天使》《巨鲸歌唱》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十月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奖项。她的写作承续了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溶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她对散文艺术的丰富可能性,怀有活跃的探索精神。她的作品文体精致、繁复,别出心裁,语言丰赡华美,充分展示书面语言的考究、绵密和纯粹。她的体验和思考表现了一个现代青年知识分子为探寻和建构充盈、完整的意义世界所作的努力和面临的难度。她以其独特的极具痛感的文字和对世间万物极其细腻的体察与感悟,为读者提供了大量颇具先锋意识的散文文本和真实、新鲜的人生经验。

周晓枫讲授“法无定法的散文”

  她认为,散文创作是最自由的,拥有一拳把人击倒的力量,有着极大的可能性。散文看似已经说尽了所有,但思虑是无穷的,有时候好像说尽了最后一句,但还有无限延展的空间。写作就像做梦一样,必须孤身前往,找到自己的空间和角度,把自己逼到边境去,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多阅读他人的作品,了解最好的文字状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情感要真挚,修辞要准确。写作最重要的是观察,生活中扑捉的画面要记录下来,关注他人,真正的尊重他人换来的不仅仅是帮助,也让自己的心获得解放。在谈到虚构与散文的关系时,她说,任何写作都需要想象,虚构对写作者来说是必要条件,也是决定段位的一个标准,因为虚构里包含了最为宝贵的想象力。虚构是从审美价值和艺术范畴来探讨的,不是指文字之外的那种情感诈骗式的编造,其目的是为了更接近真实。

  课后,周晓枫就散文的虚构等问题与学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授课老师简介:

  周晓枫,生于北京,现为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出版有散文集《你的身体是个仙境》《聋天使》《巨鲸歌唱》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朱自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等奖项。由新星出版社出版的《有如候鸟》,于2018年获得花地文学奖"年度散文",周晓枫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近期转型儿童文学写作,2018年9月出版首部童话作品《小翅膀》。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