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报告文学学会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文学学会>省报告文学学会

何宇红:雷锋在1958(精选)三

来源:   时间 : 2016-10-21

 

分享到:

  临别留言成预言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在《雷锋日记》里的一段留言,曾经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和关注,因为这段留言的内容不但正确地评价了雷锋,更像一个预言家一样在1958年就预知雷锋的未来。而更叫人迷惑不解地是,这段留言的落款是一个叫做黄丽的人,并自称是雷锋的姐姐。

  众所周知,雷锋七岁就成了孤儿,哪里来的姐姐呢,很多研究雷锋的专家看到留言的时间是1958年11月,猜想应该是雷锋在团山湖开拖拉机的同事和朋友,可是访遍了那些老同志,也没有找到一个叫黄丽的人。

  其实,这篇预言就是王佩玲写出来的。

  当我再次静静地坐在王佩玲老人身边的时候,一缕缕秋阳正斜斜的射在客厅的茶几上,照在王佩玲那平静的眉目里,我又再一次走进了王佩玲和雷锋的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

  原来,在王佩玲从湘潭回来以后,两人相处不了多少日子,又分开了,雷锋调到新成立的五星人民公社当通讯员去了,王佩玲依然留在团山湖农场。不久,传来雷锋要去鞍钢当工人的消息,王佩玲听了心里既高兴又难过。难过的是要和雷锋分别了,要知道今后再看见雷锋可能比较难了,高兴的是看到雷锋正在实现他人生的理想,他的世界是那么开阔,目标是那么伟大,他正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所以她打心眼里又替雷锋高兴。雷锋要走了,送什么给他比较合适呢?王佩玲知道雷锋应该会来和自己道别,所以事先准备好了一本崭新的烫金的日记本,要送给雷锋做纪念。

  1958年11月9日,在王佩玲这种感情的纠结中,雷锋来和王佩玲道别了。他特意来到团山湖农场王佩玲的驻地,逗留了一个上午,雷锋知道王姐的心里难过,他自己也不忍分别,但是他还是安慰王佩玲说:“别难过,王姐,我们还会有机会见面的!”那天,王佩玲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日记本送给了雷锋,并在上面挥笔写下一段留言。留言写好以后,王佩玲为了避免别人说他和雷锋恋爱,并没有签上自己的姓名,她抬起头来看着雷锋说:“还是你给我取个名吧!”

  雷锋看一眼王佩玲,就知道了她的真实用意,他想了想说:“那就叫‘黄丽’吧,王黄二字,用湖南口音来说王黄的发音是一样的,丽,天生丽质,美丽的丽。”

  王佩玲一听笑了,想到自己在雷锋的心里是“美丽”的人,她的心里甜丝丝的,这份甜蜜掩住了那份离别的忧伤,她高高兴兴地在留言本上签上“黄丽乱草”几个字。

  今天,我们去博物馆会奇怪地发现,这篇留言居然是没有打标点的,这有点像现代先锋派的诗作。可见当时这个留言的主人是多么心潮澎湃,激情满怀。也确实,那天王佩玲在日记本上的留言几乎是一气呵成的。提起笔,王佩玲感觉有千言万语在心中奔腾,她写上了对雷锋的赞美,认为雷锋是外在美和内心美的典范;她写下了对雷锋的鼓励,她甚至写上了准确的预言——把你的光和热发遍到全世界,让人们都知道你的名字,使人们都热爱你和敬佩你。

  因为这段留言,《雷锋传》、《雷锋的故事》的作者陈广生称王佩玲为“慧眼姑娘”,湖南雷锋纪念馆的原馆长雷孟宣誉她为“伯乐”,而《回忆雷锋》一书的编者戴明章则赞她为“预言家”等等,所有研究雷锋的人都吃惊于“黄丽”准确的预言。

  其实,我们今天回头来看,王佩玲的留言写得如此精辟也不足为怪,这份准确的预言来自于王佩玲对雷锋深入灵魂的了解。王佩玲和雷锋一起读书,一起写日记,并交换日记欣赏,交流了很多人生的观念,他们相互的了解已经深入到了精神深处。尤其是王佩玲耳闻目睹了雷锋那么多的优秀事迹,觉得雷锋的品质超出一般人的优秀,才华也是那么的出众,在王佩玲眼里,雷锋是有智慧、有前途、有远见,是青年中少有的,这样少有的人的未来一定是不平凡的,而雷锋又志存高远,为社会主义建设志在四方,走到哪里就把他的优秀品质发散到哪里,最后一定会成为全国人民敬佩的人!王佩玲的留言其实写出的就是自己的内心话,写出了对雷锋的敬意和美好的祝福。却没有想到王佩玲的这些留言无意间成了未来四年直到今天的预言。

  而对于雷锋来说,王佩玲无疑是他一生里十分重要的人,要不然雷锋也不会一直留着这本日记。王佩玲的留言对于雷锋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我们可以想象,多少个夜里,雷锋摊开这本日记本写日记,不时看看王佩玲的留言,眼前浮现王姐的音容笑貌,对照自己的言行,用王佩玲的留言不断激励自己,不断散发光和热,最后真的成了留言里的那个举世闻名的雷锋。

  还是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篇伟大的预言吧:

  亲如同胞的弟弟——小雷:(临别留念)

  你勇敢聪明有智慧有前途有远见思想明朗,看问题全面,天真活泼令人可爱,有外在的美和内在的美,对任何同志都抱着信仰(任)的态度等等,这一切结合起来,真算得我心爱的弟弟。

  弟弟!你直(值)得人羡慕的还多着哩!是青年中少有的,在建设社会主义中是有很大贡献的。

  弟弟:干劲和钻劲使你勇往直前,希望你在建设共产主义中把你的光和热发遍全世界,让人们都知道你的名字,使人们都热爱你和敬佩你。

  弟弟:希望你实现做姐的理想,在临(别)前,要把我内心的千言万语说完是办不到的.我是不愿意与弟弟离开的,祖国需要你和等着你呢!弟弟,前进吧!你前途是伟大的,是光明的,姐因为文化太低,不能把我内心所想说的都苗(描)写出来,只好就此亭(停)笔。

  祝你

  愉快

 

  你姐黄丽乱草

  1958年11月9日

 

  雷锋牺牲以后,这则留言的主人“黄丽”一度成为未解之谜。从寻找“黄丽”到确认王佩玲就是“黄丽”,其中有着曲折的寻找历程。

  原来团山湖一别,竟成了王佩玲和雷锋的永别。此后,雷锋远赴鞍钢,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雷锋走后一个多月,因组建人民公社,团山湖农场撤并,王佩玲调到了坪塘水泥厂,也许是受了雷锋“好儿女志在四方”的影响,后来王佩玲的工作又数次调动,辗转安徽、湖北等十多个地方,自此,她与雷锋失去了联系。

  虽然和雷锋失去了联系,可是王佩玲的心中始终忘不了雷锋。早在农场的时候,为了阻止她和雷锋恋爱,就有人要给王佩玲介绍对象,被王佩玲小辫一甩,狠狠地谢绝了。雷锋走后,王佩玲依然拒绝了一个个的追求者,谢绝了一个个的说媒人,个头矮小的雷锋始终在她心中有着那么重要的地位,这是她自己都无法估量的!

  直到1963年3月6日,王佩玲当时在观音港大队工作,吃饭前拿起当天的《湖南日报》,看到铺天盖地的雷锋的照片,看到毛主席的大幅题词,还有雷锋的许多优秀事迹,至此,王佩玲才知道她那心爱的弟弟已经改名,并且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看到雷锋那圆圆的脸蛋,看到雷锋额前的那撮小刘海,王佩玲的泪水倾泻而出,忍不住失声痛哭,当天,她哭着写下了两页日记,把日记烧在雷锋的照片面前......

  后来,王佩玲大病一场,直到1965年,王佩玲成了28岁的“剩女”,经人介绍,和湖南日化厂的工人丰振泉结婚了。婚后的王佩玲过着平静的生活,她默默地把和雷锋的这段情谊深藏于心中。

  但是,从1963年开始,就有许多热心的人在苦苦寻觅日记本上的那个“黄丽”,这一年的《解放军报》甚至刊登了一则消息,名字叫做《黄丽,你在哪里?》可是,这则消息如石沉大海,一直没有任何回音。

  1981年,《雷锋传》的作者陈广生来到望城,特别邀请雷锋的同事、望城县县委宣传部新闻干部胡道明,以及当时雷锋纪念馆的馆长雷孟宣一起寻找黄丽。他们重点在望城县委和团山湖一带寻找雷锋的同事朋友,他们找到团山湖的同事李湘枚、寻访到雷锋的好朋友张建文,到处打听一个姓黄的同事,所有姓黄的同事都找遍了,结果令人失望,只留下一篇《雷锋的姐姐》的文章。陈广生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写道:“但愿我的这篇访问笔记,能起到‘寻人启事’的作用。

  1991年,第三次全国少年儿童学雷锋研讨会决定在望城召开,望城县委、县政府计划编写一本《雷锋在故乡》的书,胡道明心里想:这一回,我就是把望城翻个底朝天,也要把“黄丽”找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原坪塘区供销社一位姓王的主任告诉他,他工作过的这个供销社有个叫王佩玲的女营业员,1958年曾下放到团山湖劳动,和雷锋关系密切。得到这个消息,胡道明喜出望外,他马不停蹄地赶往王佩玲家中。

  胡道明的到来掀起了王佩玲所有在团山湖的往事,她毫不避讳地谈起自己的那段下放历史,也生动地述说和雷锋相处的那些亲密往事。但是谈及“黄丽”写给雷锋的临别留言是否她所写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却陷入了沉思,然后连连摇头,否认了这件事情。胡道明非常着急,眼看着《雷锋在故乡》出版在即,黄丽还是未果,可是王佩玲不承认,胡道明也没有办法。他只得根据采访的材料写了一篇《雷锋与保尔》作罢。

  胡道明依然不甘心,因为他发现王佩玲的字迹与留言的笔迹非常相像,于是,在《雷锋在故乡》出版以后,他再次带着书来到了王佩玲家,但是王佩玲依然否认了,不管胡道明如何诱导启发,王佩玲都用想不起来回答。

  其实,对于王佩玲来说,承认自己就是“黄丽”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心路历程。多少年来,王佩玲一直承受着人们苦苦寻找“黄丽”所带来的感动和压力,她的内心也一直在挣扎和彷徨。

  王佩玲当初为什么不承认自己就是“黄丽”,有她自己的理由。首先是王佩玲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文化、没水平的普通妇女,和雷锋比起来太暗淡无光,她担心自己做雷锋的姐姐玷污了雷锋的英明,她担心自己的渺小有损雷锋的光辉形象;还有一个原因,如果她承认自己就是雷锋的姐姐“黄丽”,那自己的老伴怎么看待自己,他如何理解这份姐弟情?于是,王佩玲决定守口如瓶。可是当她看到那么多善良的人们失望而归,她自己的心里也很痛苦,尤其是看到一些年纪很大的采访者在寒风中单薄着身子又劳碌无功地踏上回家之路,她在心里大声喊着“我就是黄丽!我就是黄丽!”现实里她却没有发声。

  然而,胡道明、戴明章他们这些热爱雷锋、宣传雷锋的人怎么会停止寻找的脚步,也许是他们的诚意打动了王佩玲,尤其是戴明章老人他给王佩玲写了十多封信,其中一封信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我们这些雷锋的见证人已经年近七旬,来日不多,若找不到‘黄丽’,何以告慰雷锋的亡灵!”王佩玲被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她心潮起伏,夜不能寐,是啊,不能把遗憾留给人间,如果致死都不说出真相也是自己的遗憾啊!想到这里,王佩玲半夜爬起来给胡道明写信,承认自己就是雷锋的姐姐黄丽。

  意外收到王佩玲来信的胡道明欣喜若狂,他带着自己的老伴又一次来到王佩玲家,胡道明的老伴聂建辉其实也是雷锋的朋友,雷锋在五星人民公社做通讯员的时候,她在洪山大队担任妇女主任和团支部书记,雷锋经常把洪山大队的信送到她这里。这一次,王佩玲也终于在老伴的理解下、陪伴下向世人公开了自己就是黄丽的身份,几十年的未解之谜有了答案,而王佩玲自己也了却了心中夙愿。而这一年,已经是1997年了!距离雷锋牺牲已经三十多年!

  说到当年不辞辛劳发现“黄丽”的胡道明,王佩玲的眼里的光黯淡下来,她写道:“胡已经走了。”不过,她的眼光看到我,又有了些神采,她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下一段话,居然说要感谢我能宣传雷锋写雷锋的书,还写了很多表达敬意的话,我看了受宠若惊,也很惭愧,因为我做的那么少,而且刚刚开始。我想,以后如果还有可能我还要写更多雷锋的书,也为雷锋精神的传承做自己的微薄的贡献。

  其实,王佩玲完全无愧于雷锋姐姐这个称呼,在离开雷锋的这五十多年里,她一直在默默地向雷锋学习。王佩玲说她经过了七次工作变动,搞个会计和出纳,从来没有错过一次账;最后在湖南日化厂工作,从来没有迟到和早退过。她的心里一直牢记着雷锋当初在她日记本上的那句留言:“在平凡的工作中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 她以雷锋为榜样,像雷锋那样做人和生活。当她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当她工作中遇到阻力的时候,当她身边的亲戚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她都会想到雷锋。

  除了默默地学雷锋,王佩玲还坚持宣传雷锋。王佩玲在公开了身份以后,面对陈广生、雷孟宣等人给予的高度评价,王佩玲从来不骄傲,她自己也认为她当年写下的那篇赠言完全处于对雷锋的了解。她概括的雷锋精神非常到位,她说雷锋有六大特点,那就是:一是学、二是钻、三是忍、四是勤、五是闯、六是助人为乐,早些年,她还经常到处讲雷锋的故事,最近几年因为身体不好听力减退,还尽力出息各种纪念雷锋的活动,她这一辈子都在怀念雷锋、学习雷锋、宣传雷锋。

  在和王佩玲进行纸笔交谈的时候,我忽然想到那张传说中的王佩玲和雷锋的合影,如果王佩玲有那张照片,我想拍下来,当我问起这件事情,老人有点遗憾地告诉我,是有一张合影,可是被老伴撕了。

  那时1958年4月的一天,王佩玲和雷锋想拍一张两人的合影,雷锋提出到县城照相馆拍。她和雷锋来到望城县一家私人照相馆内,“花几毛钱”拍了一张两人的合影,当时的雷锋穿着春秋装,一周后,雷锋又专门到了望城县,取出了照片,这张合影一共洗了两张,雷锋一张,王佩玲一张。雷锋牺牲后,王佩玲一直将自己与雷锋的合影保存在家里,开始,丈夫丰振泉看见王佩玲老看这张照片,心里非常不高兴,于是就把这张照片撕了。但是当丰振泉知道了雷锋的事迹,理解了妻子以后,态度就改变了,还陪着王佩玲到处作报告讲雷锋的故事,王佩玲作报告,他就不时在旁边端茶送水,照顾老伴。

  作为雷锋最亲密的姐姐,王佩玲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亲自来到雷锋的墓前,给雷锋扫墓。2009年,在老伴的陪伴下,王佩玲来到了辽宁抚顺,给雷锋扫墓,完成了多年来的心愿。那天,抚顺下了一场鹅毛大雪,洁白的雪花又一次唤醒了王佩玲的记忆,她和雷锋的感情不正像这洁白坚贞的雪花吗?

  一直以来,很多媒体都把王佩玲当做是雷锋的初恋女友,但是王佩玲自己却一直否认。当我把这个问题再次抛向她的时候,她一再坚持说自己和雷锋只是姐弟情。她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和雷锋志趣相投,性格很合得来,白天除了开荒不在一起,其他的时候都在一起。雷锋是个孤儿,没有亲人,所以我就对他像亲弟弟一样,但是我们之间确实是清清白白的。如果我和雷锋真的是恋人,我应该和雷锋一起走啊,一起去鞍钢。可惜当时我没有这样想。”

  王佩玲和雷锋之间的这份情到底是不是纯碎的姐弟情,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分清也不能分清,虽然她的很多言行都说明这份姐弟情包含着那种朦胧而美好的恋情。王佩玲坚持说是姐弟情,我想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她和雷锋当年的交往一直没有谈情说爱的成分,说的都是革命工作,谈论的都是读书做事,是一种纯洁的同志情;二是迫于时代的禁锢,雷锋一直没有承认王佩玲是他的初恋,而王佩玲是深深懂得这一点的,要不也不会在留言的时候署上化名。雷锋的战友乔安山曾经如此回忆:严肃的军纪让雷锋不得不尽可能地隐藏着自己的情感,后来因与王佩玲的交往而被部队调查时,面对“你是不是爱王佩玲”的领导问话,雷锋回答:“我爱全国人民,怎么能不爱王佩玲呢?”雷锋没有承认的事,深深理解雷锋的王佩玲怎么会承认,只要是为了雷锋的前程,王佩玲是可以牺牲自己的。

  从这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出,爱更多的是一种理解和奉献,而且,既然是情,我们又何须把姐弟情、恋人情分得那么分明呢?姐弟情也可以包含恋人情,转化成恋人情啊!

  同样作为女人,当我深深理解了王佩玲的这份苦心,就会理解王佩玲心中的那份深情,是啊,她和雷锋之间是姐弟情,是超出了一般的姐弟情,是刻骨铭心的姐弟情,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姐弟情啊!

  在采写王佩玲老人的时候,和我聊天最多的竟然是王佩玲老人的儿媳周爱玲。在我上次获悉王佩玲老人丧失听力,身患脑瘤以后,我的心一直非常沉重,在写《雷锋在1958 》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觉我已经深深爱上雷锋,尤其对那个十七、八岁的雷锋充满了感情,同时也对雷锋的这位亲人一般甚至超出亲人的姐姐充满了敬意,当我知道王佩玲现在的健康状况的时候,我的心里一直酸酸涩涩的。第二次去王佩玲家,我和她的儿媳周爱玲聊天,才知道王佩玲的儿子也丧失了部分听力,而且双肾萎缩,已经不能上班,只能在家休养,还得不时上医院。王佩玲的退休工资1500多元,基本上只能负担自己的医药费,儿子的医药费单位只能报销百分之五十。儿媳周爱玲没有工作,只能靠摆地摊维持生活,孙子还只有一岁......

  我听着这些,心里异常难过。有时候,我和她儿媳都不说话,王佩玲老人在一旁写着,就听见水龙头的水在一滴一滴地往下滴着,我以前会觉得那种滴水声是可耻的,可是,那一次,我心里丝毫没有感觉到他们有什么不对,在这套八十多平方米的拆迁房里,生活着他们祖孙三代。环顾拥挤的房子里,阳台上、客厅的角落里堆满了很多鼓鼓囊囊的塑料袋,我开始一直奇怪,不知道那是什么,后来我知道了那是儿媳摆地摊的东西......看着,听着,我的喉头一次次哽咽,他们一家人的生活真是太苦太难了!

  “你们的生活这么清苦,怎么不向政府反映。”我问周爱玲。

  周爱玲只是笑笑说:“只能这样啦,婆婆不喜欢开口说这个,婆婆说我们不能沾雷锋的光。我们准备去办低保,还不知道手续,也不知道婆婆同意不......”

  临走,我想给王佩玲拿点心意,可是王佩玲坚决拒绝,她反反复复说一句话:“我不沾雷锋的光。”

  最后,她收下了我老公在团山湖办的“正良合作社”的农产品——团山湖牌绿壳鸡,因为她对团山湖有着深厚感情。

  她说:“这个太好了,团山湖在我的记忆里是刀刻的。”

  走出王佩玲家,秋阳正好,可是我感到我的脸颊有什么在蠕动,原来我已经泪流满面。在泪光里,我想到王佩玲老人说过的话:我一辈子都会怀念雷锋、宣传雷锋、学习雷锋。

  我想:什么时候,我也要接王佩玲去团山湖看看,看看那片她挥洒了汗水渡过了青春的荒草地,看看她曾经住过的杲山庙,看看团山湖金色的田野、美丽的八曲河....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