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钩沉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文史钩沉

从文化人到革命人的成仿吾

来源:   时间 : 2013-11-25

 

分享到:

  从文化人到革命人的成仿吾

  李德仁

  丁玲在1936年随红军前方总政治部驻在陕北定边县绍沟沿村,当时董必武和成仿吾都在定边县城。丁玲很想前去一见,之前她对成仿吾的想象是:“创造社最初的老一辈作家留给我的一些印象,我对成仿吾同志是有所想象的: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我见过一些这样傲气十足的诗人,他们趾高气扬,高谈阔论,目中无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又听说他在过黄埔军校,那一定又是一种军人气概。是的,他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的气质呢?”等见到成仿吾时,丁玲才发现自已错了:“错得简直有点失望的样子,他怎么只是那样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呢,我后悔,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呢?”

  从溪流奔向大海

  成仿吾,1897年生于湖南新化县知方团(今琅塘乡)澧溪村。原名昌惁,又名灏,曾用笔名有石厚生、芳坞、澄实、夏乘。仿吾是他的字,据说是因幼时聪明伶俐,颇为中过进士的祖父所喜,以为将来当克绍箕裘,因而取表字为“仿吾”,但让祖父始料不及的是,成仿吾长大以后走上了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

  喝着村边的清清溪水,成仿吾慢慢地走过辛酸的成长道路。三岁时失去父亲,五岁时祖父过世,八岁时母亲撒手而去。因为过早失怙失恃,反而培养出他坚毅不拔、处变不惊的性格,这也是日后为什么无论在创造社还是陕北公学、人民大学,他都能压住阵脚、独当一面的原因之一。

  在家乡读书读到十二岁,由于他特别要强刻苦,成仿吾在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之下劳累成疾,不得不辍学。时值长兄成劭吾从日本回国完婚,婚毕便将成仿吾带到了日本。

  应当说,此时的成仿吾,尚且年幼。他就像一尾原本可能会在乡间溪水终老一生的小小鱼儿,因为偶然而被水流带向了大海。

  到日本后,成仿吾进的第一所学校是名古屋第一中学,念一年级。走出新化时,成仿吾连官话也不会说,与身边的国人交流都比较困难;而到了日本,面对的问题更大。十三岁的他,下狠决心发狠劲,一年之后日语便相当熟练。后来他又以这种精神自学了英语、德语、法语,五十多岁时又学会了俄语。或许得承认他有语言方面的天赋,但我们认为起更大作用的是他的决心和毅力。因其功底扎实,成仿吾在创造社与胡适就翻译问题展开辩论时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并在翻译理论和翻译西方著作时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五译《共产党宣言》更是传为佳话。

  后来成仿吾又先后进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工科、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学习,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开始有意识地接触并接受西方文学理论及社会学理论,为他以后的第一次转变埋下了伏笔。

  我国现代文学家中半路出家的不在少数,如鲁迅、郭沫若、冰心、夏衍等,成仿吾不外如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由于阶级压迫、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压迫,面对那黑沉沉的现实,认为文学能祛除国民劣根性,改造民族精神。基于这样的自觉,成仿吾还未从帝国大学毕业便回国,不久便投身文学事业。

  成仿吾的文学及文艺批评成就

  1921年6月,成仿吾为主要发起者之一的创造社成立了,一直到1929年的将近十年期间,创造社坚持在文学艺术和思想文化两条战线同时作战,在新文化运动中发挥了独特而巨大的作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中评价说:“‘五四’时期以文学研究会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以创造社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可以说双峰对峙,各有千秋,共同为新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这个团体中,成仿吾起到的作用非常重大,可说是创造社的顶梁柱。他与郭沫若、郁达夫合称“创造社三驾马车”,有人也说他们是创造社的三大品牌。郭沫若曾说:“达夫、仿吾和我,在撑持初期创造社的时候,本如象一尊圆鼎的三只脚。”还说过成仿吾是“创造社的心脏”,应当说,这是当之无愧的。在创造社早期和中期,因成仿吾的实干精神,他主持了大部分创造社的社务工作及《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的编务工作,为之呕心沥血,让郭沫若十分感动,在其《创造十年》一书中有过慨叹。

  成仿吾对新文学建设的贡献,不仅是因为他在创造社这个革命文学社团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凡的组织才能和实干精神,更多的是由他那新颖的文学创作、犀利的文学批评和强调要写真实、有独创的文艺理论所决定的。

  成仿吾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被创造社社务及刊物编务工作挤占的同时,还创作了散文《东京》、《太湖纪游》、《江南的春讯》等及小说《森林的月夜》、《灰色的鸟》、《牧夫》及一些诗歌。郭沫若说过,成仿吾的诗歌幽婉,散文劲峭,确为的语。他的几篇小说则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人生加以表现,并在作品中蕴涵着作者对人生问题的独特关注与深刻思考,从时间顺序上见证了他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

  相对于文学创作,作为创造社的理论发言人,他更是一位犀利的文艺批评家和理论家,先后曾与胡适、周作人、鲁迅、徐志摩等一批名家论战,与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礼拜六派等一批文艺社团论战,在当时的文坛,留下“黑旋风”的绰号。应当注意的是,成仿吾当年对《呐喊》的评论失之偏颇,其观点并不符合作品实际,程度不同地存有早期新文学批评 “左”的倾向。在抡着“板斧”大杀四方的同时,他也建立了自己的文艺理论。如果按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其代表作《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对文艺理论的分类,成仿吾这段时期的文艺理论,基本上是建立在浪漫主义基础上的 “表现说”,他认为:一部作品如果不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忠实的反映,而只是客观地甚至肤浅地描写生活的表象,那便是失败的;在文学价值论上,他力倡文学活动对社会人生的责任感。在文学批评的原则与方法上,他强调“同情”与“公正”,据此还提出了“超越的而兼建设的”文艺批评理论,这是他最值得关注的观点,所谓超越即“我们为文艺批评的时候, 对于一切既成的思想与见解要能超然脱出, 至少我们当用批评的眼光在它们适用的范围内利用它们, 而不为它们所迷惘”,要“承认作品的世界之独立性”,“决不把外界的事物去比拟作品”。而建设的,就是“对于我们所确定的标准要加意拥护”,这样,“我们的批评愈盛,我们的标准亦愈坚稳,我们的文艺乃有所归趣”。在但他在当时不时流露出的宗派意识,使得他的“同情”基本只是针对创造社同仁及能迎合他艺术观念的作品,在这之外,他的“板斧”挥得又急又猛,因此降低了他的批判价值。

  总的说来,他的评论和理论研究成果,不仅在当时发挥过实际作用,引起过重大的反响,在今天仍具有参考价值。作为新文坛最早自觉地从事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著)这样评论道:“以成就而言,成仿吾算不上第一流的批评家,却是现代批评史不能忽略的重要而有特色的批评家。他对初期新文学的实际批评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论》(周海波著)说:“他那独具特色的批评文字和批评文体,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26年,成仿吾同郭沫若、郁达夫等创造社成员聚集在当时革命的中心广州。他在广东大学任物理、德语、中文等科教授,兼黄埔军官学校政治教官,并主持广州创造社分部工作。就是在这里,他结识了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等人。大革命失败后,成仿吾于1928年赴欧,于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人生由此开始第二个重大转折。

  坚定的革命家与杰出的教育家

  宋任穷曾评价成仿吾说,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

  1929年,时任中共旅欧支部机关刊物《赤光》主编的成仿吾,为了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去了德国,成为德国共产党中国语言组的宣传负责人。此间,他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931年秋成仿吾回国后,他被派往鄂豫皖根据地,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长兼红安县委书记。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值得一提的是,在参加长征的红军中,他是唯一在国内名牌大学中有教授职称的人。1937年延安成立陕北公学,成仿吾任校长。1939年,他带领几千名青年学生奔赴敌后,创建华北联合大学,先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校长、晋察冀边区参议会议长、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委员、华北大学副校长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名誉校长,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中央党校顾问。成仿吾的教育实践和革命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无产阶级教育家,而且首先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始终坚持革命理想,永不放弃教育职责,在灾难深重的 “文革”期间,山东大学“革命小将”批斗时任校长的成仿吾,他们高喊:“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成仿吾不投降,就叫他灭亡!”“小将”们不识“罴”字,念成“罢”,成仿吾当即断喝一声:“不读罢,读pí!”

  “二万五千如昨事,惟余斑白舞秋风。多少同人何处是?一腔热血吊忠魂。” 成仿吾83岁时著成《长征回忆录》,这是迄今为止由长征亲历者写出的最全面系统的回忆录,其历史价值无可替代。

  “我是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从文化人到革命战士。”成仿吾对自己一生总结道。1984年的5月17日,成仿吾在北京病逝,享年87岁。他的一生,不断升华,以微弱的一滴融入海洋而成其浩瀚,却又于无垠中闪烁着只属于他的光芒。

  成仿吾主要著作目录

  使命 (评论)创造社1927年第1版

  流浪 (小说、诗合集)创造社1927年第1版

  仿吾文存 (论文)创造杜1928年第1版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论文集,郭沫若合集)创造社1928年第1版

  文艺沦评 (论文集,与郁达夫合集),创造社1928年第1版

  守岁 (小说)创造社1929年第1版

  新兴文艺论集 (论文、游记合集)创造社1930年第1版

  长征回忆录 (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77第1版

  战火中的大学 (回忆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1版

  成仿吾文集 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